江西中医药大学讯(通讯员 叶子宇 李博宇)7月25日,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"食疗进万家"志愿服务队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童心港湾,通过"防溺水教育+中医药文化体验"的特色实践模式,为当地儿童带来暑期安全守护与中医文化启蒙。12名师生志愿者设计沉浸式课程,覆盖40余名留守儿童爱策略,将生命安全防线构筑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深度融合。
图1团队成员活动结束合照
立体化防溺水教育筑牢安全屏障。活动现场,志愿者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情景模拟,系统讲授防溺水核心知识。重点强化"六不准"原则(不私自下水、不盲目施救等)与"四牢记"要点(不到陌生水域玩耍等),通过集体诵读加深儿童记忆。在救援技能实训环节,队员们演示科学施救四步法——"一叫"大声呼救、"二叫"紧急报警、"三伸"利用竹竿等延伸物施救、"四抛"投掷漂浮物,并反复强调"未成年人禁止下水救援"的铁律。
图2 防溺水知识宣讲爱策略
展开剩余58%中医药文化启蒙激发民族自信。创新打造的"中医药森林"童话课堂,以拟人化教学激发儿童兴趣:通过"好学小鹿"角色图解阴阳五行学说,展示《黄帝内经》等典籍精髓;"细心小兔"环节开展艾叶、薄荷等药材辨识竞赛,儿童识别准确率达85%;在"优雅小鹿"教学单元,志愿者指导定位合谷穴(虎口指蹼缘拇指尖下)与足三里穴(膝眼下四横指),孩子们通过互相按压感受穴位酸胀;传统功法教学环节,"爱动小熊"带领儿童演练八段锦基础式,5岁畲族儿童兰明宇成功掌握"双手托天理三焦"动作要领;借"贪吃小象"情景讨论,解析"姜汤驱寒""绿豆解暑"等药食同源原理,将中医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认知。
图3 趣味中医腧穴小知识讲解
图4 趣味中医传统功法讲解
非遗香囊制作深化文化浸润。实践尾声开展中医药非遗体验,志愿者展示藿香、丁香等十余种芳香药材,讲解配伍原理。儿童自主完成药材称量、装袋、封口工序,制作出兼具驱蚊安神功效的七彩香囊。活动现场药香弥漫,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"健康护身符"佩戴胸前。
图5 中医药香囊制作
本次活动实现三重成效:建立儿童防溺水知识库覆盖率达100%,与金坪民族乡政府签署长期服务协议共建实践基地。我们将持续优化'中医药+安全教育'课程体系爱策略,让文化传承与生命守护并行。
发布于:江西省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